当前位置:首页 - 第682页

《蜀中九日》的原文翻译和赏析(作者:王勃)

发布 : 红豆相思 | 分类 : 唐诗三百首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1175次

蜀中九日九月九日望乡台,他席他乡送客杯。人情已厌南中苦,鸿雁那从北地来?翻译:九月九日重阳节在望乡台望故乡,在他乡设筵席送朋友离开,心中十分惆怅。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,我想北归不得,鸿雁,你为何还要南来?注释:①九月: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。②望乡台:古代出征和流落在他乡的人通过登高台眺望家乡,这种台就被称为“望乡台”。③那:为什么。赏析:本诗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。一、二句通过对望乡台和客杯的描写,使诗人的愁思倍增;三、四句通过对南飞的大雁的描写,把诗人思乡的愁绪推到最高峰。另外,本诗语言非常口语化,通俗易懂,如“他席他乡”“那从”等都显得亲切浅近。从修辞上看,第三句还运用了直抒胸臆,第四句运用了反问句式,并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,增强了本诗的思乡之情。

《中秋月·其二》的原文翻译和赏析(作者:李峤)

发布 : 红豆相思 | 分类 : 唐诗三百首 | 评论 : 1 | 浏览 : 2096次

中秋月(其二)圆魄上寒空,皆言四海同。安知千里外,不有雨兼风?翻译:皎洁的中秋圆月升上了天空,人人都说四海之内都是天气晴好月光普照。你怎么知道在千里之外也会是这样,说不定那里是又刮大风又下雨呢!注释:①圆魄:这里指月亮。②四海:全国上下。③安知:哪里知道。赏析:这首诗非常有新意,对古代的一种习惯看法提出了疑问。古代人认为,中秋这天是阴是晴,普天之下,万里之内,都是相同的。可诗人却认为,这里天晴,你怎么知道在千里之外也会是这样,诗人的独具慧眼颇能发人深省。诗人通过对异地月色的猜想,透露出对将来人生命运的探求,表现出诗人的迷惘之情,各地的月境是不同的,不同的心情感受的月境是不同的,人生的命运也充满变化,谁能知道将来会不会经历风雨呢?通过明月感发了宇宙意识和生命意识,巧妙的设问引发了读者的无限遐想

《归园田居·其三》的原文翻译和赏析(作者:陶渊明)

发布 : 红豆相思 | 分类 : 晋朝的诗词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1085次

归园田居·其三种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。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。道狭草木长,夕露沾我衣。衣沾不足惜,但使愿无违。翻译:我在南山下种了豆子,地里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。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,月光下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。道路狭窄草木丛生,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。衣服沾湿了有什么值得可惜的,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。注释:①南山:此处指庐山。②稀:稀少。③兴:起床。④荒秽:指豆苗里的杂草。⑤荷锄:扛着锄头。荷:扛着。⑥沾:(露水)打湿。⑦足:值得。⑧违:违背。赏析:这首诗是诗人自己对农田生活的亲身体验,表达了他对农田生活的喜爱之情。前两句交代了劳作的地点和劳作的成果,“盛”与“稀”对比,写出了诗人不善劳作的特点,同时也写出了劳作的艰辛。三、四句交代了劳作的时间。诗人一大早就下地,等到月光上来才回

《七步诗》的原文翻译和赏析(作者:曹植)

发布 : 红豆相思 | 分类 : 三国的诗词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1048次

七步诗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。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。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翻译:煮豆子用来做羹,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,留下豆汁来做成羹。豆秸在锅下燃烧着,豆子在锅中不停的哭泣。我们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出来的,为什么你要这么急切的迫害我呢?注释:①持:用来。②羹: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。③漉:过滤。④菽:豆的总称。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滤出去,留下豆汁做羹。⑤萁: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。⑥釜:古代的一种锅。⑦燃:燃烧。⑧本:原本,本来。⑨相煎:指互相残害。全诗表达了曹植对曹丕的不满。煎:这里是煎熬、迫害的意思。⑩何:何必,为什么?赏析:这首诗采用了比喻、拟人手法,诗中以同根生的“萁”和“豆”来比喻兄弟关系,用“萁”和“豆”相煎来比喻曹丕对曹植的迫害。本诗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,抒

《示儿》的原文翻译和赏析(作者:陆游)

发布 : 红豆相思 | 分类 : 宋词三百首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1108次

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,但悲不见九州同。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。翻译:我本知道死后万事皆空,只悲叹看不到九州统一。等到大宋军队收复北方的日子,祭祀祖先时别忘了告诉你父亲。注释:①示儿:给儿子看。②元知:本来就知道。元:通“原”,原来,本来。③万事空:一切都不存在了。④但:仅,只是。⑤九州:指中国。古时把中国划分为九个州,因此常用九州指代中国。⑥同:统一。⑦王师:指南宋朝廷的军队。⑧北定:平定,收复北方。⑨中原:指当时被金兵占领的黄河流域一带。⑩家祭:家中祭祀祖先。⑪无:通“毋”,不要。⑫乃:你。⑬翁:父亲,在此指诗人自己。赏析: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。全诗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热情,表达了诗人一心希望收复失地、统一祖国的坚定信念。诗的首句写道,我本来就知道人死后万事万物都不用牵挂了。但

《四时田园杂兴·其二》的原文翻译和赏析(作者:范成大)

发布 : 红豆相思 | 分类 : 宋词三百首 | 评论 : 1 | 浏览 : 5804次

四时田园杂兴(其二)梅子金黄杏子肥,麦花雪白菜花稀。日长篱落无人过,惟有蜻蜓蛱蝶飞。翻译:梅子变得金黄,杏子也越长越大了,荞麦花一片雪白,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。白天长了,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,没有人经过,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。注释:①梅子:梅树的果实,夏季成熟,可以食用。②肥:果实大而汁多。③麦花:荞麦花。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,春秋都可以播种,生长期很短。花为白色或淡红色,果实磨成粉供食用。④日长:夏季的白天很长。⑤篱落:篱笆。用竹子、树枝等编成的供遮挡用的东西。⑥惟有:只有。⑦蛱蝶:蝴蝶的一种,成虫赤黄色,翅膀有鲜艳的色斑,幼虫灰黑色。对农作物有害。赏析:这首诗是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,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。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梅树与杏树,荞麦花和油菜花

《四时田园杂兴·其一》的原文翻译和赏析(作者:范成大)

发布 : 红豆相思 | 分类 : 宋词三百首 | 评论 : 1 | 浏览 : 10698次

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,村庄儿女各当家。童孙未解供耕织,也傍桑阴学种瓜。翻译:白天到田里除草,晚上在家搓麻线,村里的男男女女,各人都有自己的农活做。孩子们还不会耕田织布,也在桑树下阴凉处学着种瓜。注释:①四时田园杂兴: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。四时:指春夏秋冬。田园:这里泛指农村。杂兴:有感而发,随事吟咏的诗篇。②昼:白天。③耘:除草。④绩麻:把麻搓成线。⑤当家:主持家务。这里指担当劳动生产任务。⑥童孙:指儿童。⑦未解:不懂。⑧供:从事,参加。⑨傍:靠近。⑩桑阴:桑树底下的阴凉地方。赏析:诗人用清晰的笔调,对农村初夏时紧张的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,读来意趣横生。诗的首句是说:白天下田去除草,晚上搓麻线。初夏,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,这是男人们干的活。“绩麻”是指妇女们在白

《所见》的原文翻译和赏析(作者:袁枚)

发布 : 红豆相思 | 分类 : 清朝的诗词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1253次

所见牧童骑黄牛,歌声振林樾。意欲捕鸣蝉,忽然闭口立。翻译:牧童骑在黄牛背上,他那嘹喨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。忽然想要捕捉鸣叫着的知了,立刻紧闭嘴巴,悄悄站在树旁。注释:①所见:所看到的。②牧童:放牛的小孩。③振:回荡,回响。说明牧童的歌声嘹喨。④林樾:树林。樾:指道旁成荫的树。⑤意欲:心里想要,心里打算。⑥闭口立:站着不说话。赏析:这首小诗描写了夏日牧童捕蝉的场面,犹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,一个顽皮而可爱的牧童,骑着牛唱着歌,悠然自得,突然发现一只鸣蝉,歌声嘎然而止,并紧绷双唇,注目而视,决心把它捉住。全诗以白描手法,紧紧抓住小牧童刹那间的表现,生动、形象的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,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。第一句写牧童的神态动作,第二句写牧童的嘹喨歌声,这两句写牧童的活泼性格和愉快心情。第三句写牧

《竹石》的原文翻译和赏析(作者:郑燮)

发布 : 红豆相思 | 分类 : 清朝的诗词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1347次

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翻译:咬住青山决不放松,竹根扎在破裂的岩石中。千锤万击还很坚韧,不管你刮东西南北风。注释:①竹石:这是诗人为自己画竹子题的诗。②咬定:竹子紧紧扎根在岩石上,像咬住一样牢固。③立根:扎根。④破岩:岩石的裂缝。⑤千磨万击:千种磨练,万种打击。⑥坚韧:坚韧有力。⑦任:任凭。⑧尔:你。⑨东西南北风:指来自四面八方的风。赏析:这是一首题画诗,也是一首咏物诗,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。诗的开头用“咬定”二字,把岩竹拟人化,传达出它的神韵,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,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,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,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。这首诗纯粹是写景,但又绝不是自然景物的写生和翻版,这个画面有鲜明的象征意义,乱崖恶风压制

《石灰吟》的原文翻译和赏析(作者:于谦)

发布 : 红豆相思 | 分类 : 唐诗三百首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1214次

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,烈火焚烧若等闲。粉骨碎身全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。翻译:经过千锤万击从深山凿出,把烈火焚烧看为平常。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怕,只想要把清白留在人间。注释:①吟: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。②锤:用铁锤敲击。③凿:开凿。④若等闲:形容看得很平常。⑤清白:这里是双关语,表面上指石灰的颜色清白,实际上是指人品格的清白。赏析:这是一首借物咏志的诗篇,诗中借歌咏石灰,表现了自己不畏艰难、坚贞不屈的高尚精神。诗的首句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。次句中“烈火焚烧”是指烧炼石灰石,加“若等闲”三字,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,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,都从容不迫,视若等闲。第三句中“粉骨碎身”极形象的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,而“全不怕”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不拍牺牲的精神。最后一句更

站内搜索

«    2023年12月    »
123
45678910
11121314151617
18192021222324
25262728293031

网站分类

我是标题

Copyright Your WebSite.Some Rights Reserved.